欢迎光临第一心得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综合心得体会 > 综合心得体会

参加农民丰收节后的感想【四篇】

发布时间:2021-09-16 11:20:02 查看人数:371

【#心得体会# 导语】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于2018年设立,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下面是由©[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参加农民丰收节后的感想【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参加农民丰收节后的感想

食者生民之原,天下治乱,国家废兴存亡之本也。中华文明,既因农而起,也因农而兴,更因农而久远。国家史无前例地设立农民丰收节,不仅是一件重视农业、振兴农村、关爱农民的好事,也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

辛劳耕作的酸甜苦辣,只有体验过才会知道。正是农民们那一双双布满茧子的手,才为我们的餐桌更添丰盛。从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农民丰收节”,成为继教师节、医师节、护士节、记者节之后我国第五个社会行业性节日,不仅是全社会对农民的一份尊重和感恩,也是对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美德的传承和弘扬。

20xx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虽然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今年夏季多地发生的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粮食流通和农耕生产带来一些困难,但总体而言,超前谋划、应时而动、精准施策让中国粮食自给与保供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中国人的饭碗仍然稳稳地端在自己的手中。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珍惜饭碗牢牢端在手中的这份努力,倍加珍惜农民辛勤劳作的美好成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千古佳句至今读来,意义更加深刻。从丰收节里感悟劳动的精神、勤劳的意志,体味珍惜粮食的美德、节俭的风尚,积聚助力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强大合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精神的丰收,也是对千古佳句的身体力行。

精神的力量是最宝贵的力量。无论是抗疫精神,还是劳动精神、节俭精神,都是中华民族拥抱当下、创造未来的力量源泉。丰收的路上没有懒汉,复兴的征程唯靠拼搏。农民丰收节,也在启示我们,处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瞄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唯有靠勤劳双手,才能奏响奋斗之歌、赢得丰收喜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不妨走到丰收的背后,多看一看辛劳的过程、多想一想劳作的精神,让我们从中悟得更多宝贵精神财富,并将此运用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真正地对粮食节约珍惜,坚定地用勤劳和智慧双手干好每一件事情、每一项工作,为祖国繁荣发展,早日迎来“五谷丰登,秋香万里”的高光时刻而不懈努力!

2.参加农民丰收节后的感想

粮食、土地、农业历来是生民之本、国家之基。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古风民俗中一个悠久的主题。遥想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在辛苦劳作之后迎来好的收成,心中升腾的喜悦可想而知。

因此古人在喜迎丰收时,常举杯庆祝,感恩祖先。如诗经中《周颂·丰年》一诗中写道:当“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即粮多仓满,酿出美酒,敬献祖先。

丰收之后古人也乘着酒兴,载歌载舞。如南宋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既“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又欣赏“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可能那时庆祝丰收与“春社”的风俗连在一起。

当古老的土地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的规模、形式和深刻意义则超越千古、意义深远。

这是中国农民第一个丰收节!现在与社会各行从业人员相比,今天的农民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而是一个充分选择的职业。中国今天所推进的改革实践就是发轫于农民的敢试先行,以及改革进程中广大农民的能人辈出。随着改革的深入,将有更多的农民在改革中继续贡献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在广袤的土地上用勤劳和汗水收获先辈不曾想到的那份属于农民的骄傲!

这是中国农村的第一个丰收节!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山清水秀的农村景色令人神往,心底的乡愁是离开故乡后几代城里人割舍不断的情怀,乡村振兴战略则是举国上下的努力方向,而当今无数的第一书记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力军。也许若干年后,象当年热衷“农转非”一样现在的城里人争着到农村落户兴业。

这是中国农业的第一个丰收节!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说,中国农业正在跨越现代化的门槛,逐步减轻甚或终将彻底摆脱自然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农业现代化构成中国现代化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现代农业社会中,叶肥苗壮可能无需过多依赖自然恩赐的规范操作,五谷丰登则是不必流淌很多汗水的智慧成果。

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沿续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符号,致敬农民、振兴乡村的里程碑,载入中华文明史册的华章,其份量确实很重很重!

3.参加农民丰收节后的感想

庆祝“丰收节”能让农民群众更有荣誉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自20xx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站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来致敬农民、礼赞丰收。通过办好“丰收节”,让农民增强主角意识,主动参与丰收节,当好节日的主人翁,更加热爱这个节日,进一步提升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让农民的身份成为“香饽饽”。

庆祝“丰收节”能让乡村振兴更有支持力。借力丰收节,大力推介品牌农产品,能更好地让农产品走出“深闺”,对接城乡市场,进一步提振消费,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通过展现多彩多样的民俗文化、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等,可以吸引游客,拉动农村旅游,带动乡村产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和后劲,真正实现政府搭台、经贸唱戏、农民增收、产业振兴。

庆祝“丰收节”能让兴农助农更有主动性。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以庆祝丰收节来进一步增强社会对农民的敬重、对农业的关注,更促使推动各级各部门切实扛起兴农助农富农的使命责任,以真抓实干来带领广大农民甩贫困、奔富路,让产业的发展实现乡村的丰收、农民的增收,交出“丰收”的合格答卷。

紧扣“农民丰收节”主题,坚持农民主体,凸现当地农村的特色,贴近农民生产生活来举办庆祝活动,切忌追求“高大上”,不接地气,真正把农民丰收节办出特色、办出特点,以此激发广大农民携手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激情。

4.参加农民丰收节后的感想

不忘本,就是不忘粮食这个生存的根本。粮食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石。“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有人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生命的魅力无不闪现着“粮食的光芒”。丰收节是对每一粒金灿灿的颗粒饱满谷物的礼赞。从华北麦田到江南稻浪,从陕北高原的小米飘香到黑土地上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就是我们每日的食粮,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无论将来科技如何发达,智能机器配备怎样的新能源新动力,我们每天还得吃五谷杂粮。“民以食为天”,说的就是这个“天”。

不忘恩,就是不忘种粮的农民及其土地。农业根基稳,发展底气足。“三农”领域的成就,是全党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广大农民和农业战线工作者辛勤劳作的结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引用过威廉·配第的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没有比“口粮”二字更基本的财富了,这财富就来自于斯土与斯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来自披星戴月汗流浃背的劳动者;土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命根子。每一个人都能够也应该身体力行,尊重每一个劳动者,感恩每一寸土,珍惜每一粒米,都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不忘其初,就是不要忘了农耕文化中天道酬勤这个精髓。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华夏先祖在黄土地上筚路蓝缕,“沐甚雨,栉疾风”,创造了我们的历史,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生产生态生活系统,推动了世界农业发展,保障了炎黄子孙生存繁衍,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春种秋收,天道酬勤,培育了中华民族诚实、宽厚、善良、谦逊、坚忍等传统美德,使历尽沧桑的中华民族总能从苦难走向辉煌。

今天,在世界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在摩天大楼与人工智能的时代,中国农民丰收节提醒我们与农村、农民、农业的血肉联系。我们要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稳固大国农业根基,铆足中国发展底气。

参加农民丰收节后的感想【四篇】

【#心得体会#导语】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于2018年设立,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下面是由[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参加农民丰收节后的感想【四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综合心得体会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