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第一心得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读后感

东方读后感(8篇)

发布时间:2022-07-11 20:22:02 查看人数:51

【导语】东方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8篇优秀的东方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东方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东方读后感

【第1篇】《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范文(通用)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范文(通用)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范文(通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1

如果一个恶名昭彰的罪犯,却通过金钱逃过了法律的制裁,作为受害人的亲戚朋友又该如何自处呢?英国著名的推理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就是以此为背景创造的。

名侦探赫丘里·波洛搭乘东方快车前往英国伦敦,卧铺车厢里除了侦探先生和列车员还有12名来自世界各地身份背景迥异的乘客。当天深夜,东方快车撞进了雪堆,而车上的乘客雷切特先生身中12刀被刺死在自己的包间内。波洛侦探接受了列车公司的委托调查这起谋杀案,而随着调查的深入,死者雷切特先生的真正身份浮出水面,他是一个拐骗儿童集团的头子凯赛梯,策划了包括阿姆斯特朗拐骗案在内的多起拐骗案,但依靠累计起来的大量钱财,以及通过这种人的秘密疏通,利用法律上的不严密,竟被宣判无罪,之后改名换姓重新生活。而通过对12名乘客的谈话调查,却发现这12个人每个人都有漏洞,都有嫌疑,但偏偏部分互相之间的证言又能互相验证,每个人又都没有嫌疑。而最终波洛侦探得出了惊人的结论:这12个人都是凶手!这12个人都是阿姆斯特朗拐骗案受害者的亲属朋友,为了给死去的阿姆斯特朗一家复仇,而精心策划了这一起谋杀案,每个人刺杀了一刀,最终完成了这起谋杀案。

在小说的最后,12名凶手之一的琳达·阿登阐述了策划这起谋杀案的过程,她是阿姆斯特朗拐骗案遇害小女孩的外祖母,她的女儿和女婿也因这起拐骗案去世,但是案件的主谋却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当时这12人就决定“凯赛梯逃脱的死刑,以后必须执行”,最终决定由12人一起执行这起死刑。一个陪审团由12人组成,而这12人任命了一个12人陪审团,宣判了凯赛梯的死刑,并且担任了行刑队的角色。

法律是正义的,但却是不万能的,而执行法律的人也不是万能的,因而就有迟来的正义,甚至不来的正义。对于我们这些法律的'执行者来说,经手的案件成百上千,但对于案件的受害人来说,一个小小的案件甚至都关系到其的一生。罪犯逃脱了法律的制裁,给受害人的家属朋友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痛苦。当法律无法带来公正的判决,又该如何?

小说的最后,波洛侦探最终还是决定隐瞒这起谋杀案的事实。我们无从指责侦探先生违背了法律,或是褒扬他遵从了人性。也许只有当法律极尽完善,每个罪犯都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避免东方快车谋杀案这类事情的发生。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2

谁说西方就不会徇私枉法呢,这《东方快车谋杀案》就是因为这样,让人猜不到凶手是谁吧,呵呵。

看侦探小说的习惯,猜凶手是必然会做的了,但是这部小说简直让你绝望,12个凶手。你无法想象的自己可以一早就断定一车人都同谋,通常都是猜测某人或者某几个合伙的嘛,所以,阿加莎又赢了。

这应该是很早之前的小说,听说n年前就已经有电影了。可惜的是我这人对侦探小说的兴趣来的比较迟,没有欣赏过该电影,据说颇为经典。如果看书的话,一日就可以看完了,篇幅不是十分长。只是我不太喜欢这个系列的翻译方式,比较拗口,读起来没有畅快淋漓之感。这应该是和书里面大部分都是欧洲贵族身份有一定关系,最大关系还是作者的写作方式,不是很对我胃口,虽然,大名鼎鼎的侦探小说家,希望这只是翻译的问题。

波洛侦探的我只看了两本,印象比较空白,可能侦探就应该像福尔摩斯那样,叼着个烟斗。波洛破案的方式是推理,然后层层过滤,在脑子里面完成破案。和我一般理解的福尔摩斯式现场侦查调查,深入虎穴甚至犯罪现场,案情重组等等,有点距离。我偏向现场感重的写法。

从《尼罗河上的惨—案》到《东方快车谋杀案》,波洛破案有点共性,例如,都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前者是船,后者是火车的车厢,而且仅限于1节;都是人员复杂,千头万绪,谁都好像有关系,谁都好像没关系。这跟现在的流行写法不一样,我觉得当今的潮流似乎是,人物少,场景多,然后高智能犯罪,等等。

《东方快车谋杀案》也建立在一个真实事件的基础上,那就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林德伯格绑架案。著名美国飞行员林德伯格是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人。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3

在辛普朗东方快车上,一个名叫雷切特的美国富翁被杀害了。同节车厢的其他十几位乘客和乘务人员都成了怀疑对象,但所有人都有不在场证明,排除外来人员作案的可能后,侦破工作陷入了僵局。

雷切特原名卡塞蒂,是位臭名昭著的绑匪头子,他绑架并杀害了很多儿童,小黛西·阿姆斯特朗便是其中之一。尽管小黛西的父母支付了巨额赎金,但小黛西还是被撕票了。这让身怀六甲的阿姆斯特朗夫人悲痛欲绝,在产下一个死婴后撒手人寰。阿姆斯特朗先生因无法承受妻女相继惨死的打击,不久之后也自杀身亡。但是被警方擒获的卡塞蒂却依靠绑票得来的巨额财富,以及手中掌握的很多人的秘密,钻了法律的漏洞逃脱了制裁。随后,他改名换姓离开美国,成了一位悠闲的绅士,靠着利息在国外旅行。

但阿姆斯特朗一家的仆人、朋友、亲人,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们。若干年后,他们成功策划了东方快车谋杀案。卡塞蒂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说到这里,读者就明白了,这节车厢上的其他乘客,除了波洛、医生和布克之外,全都无一例外的参与了谋杀。因为对故事梗概很熟悉,搞清楚他们是如何谋划的才是我读下去的动力。

通过《尼罗河上的惨案》和本书,我对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写作风格有了粗浅的了解。开篇通常是对各色人物的介绍、前情铺陈,随后发生命案,再后来便是波洛对所有嫌疑人、证人的反复问讯。真相就在反复问讯中一点点水落石出。听着是不是有点枯燥,但实际上读起来非常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下一步我打算找来这两部电影看看,尤其是《尼罗河上的惨案》,埃及壮丽的风光太令人向往了!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范文(通用)

【第2篇】《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范文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范文(通用)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范文(通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如果一个恶名昭彰的罪犯,却通过金钱逃过了法律的制裁,作为受害人的亲戚朋友又该如何自处呢?英国著名的推理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就是以此为背景创造的。

名侦探赫丘里·波洛搭乘东方快车前往英国伦敦,卧铺车厢里除了侦探先生和列车员还有12名来自世界各地身份背景迥异的乘客。当天深夜,东方快车撞进了雪堆,而车上的乘客雷切特先生身中12刀被刺死在自己的包间内。波洛侦探接受了列车公司的委托调查这起谋杀案,而随着调查的深入,死者雷切特先生的真正身份浮出水面,他是一个拐骗儿童集团的头子凯赛梯,策划了包括阿姆斯特朗拐骗案在内的多起拐骗案,但依靠累计起来的大量钱财,以及通过这种人的秘密疏通,利用法律上的不严密,竟被宣判无罪,之后改名换姓重新生活。而通过对12名乘客的谈话调查,却发现这12个人每个人都有漏洞,都有嫌疑,但偏偏部分互相之间的证言又能互相验证,每个人又都没有嫌疑。而最终波洛侦探得出了惊人的结论:这12个人都是凶手!这12个人都是阿姆斯特朗拐骗案受害者的亲属朋友,为了给死去的阿姆斯特朗一家复仇,而精心策划了这一起谋杀案,每个人刺杀了一刀,最终完成了这起谋杀案。

在小说的最后,12名凶手之一的琳达·阿登阐述了策划这起谋杀案的过程,她是阿姆斯特朗拐骗案遇害小女孩的外祖母,她的女儿和女婿也因这起拐骗案去世,但是案件的主谋却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当时这12人就决定“凯赛梯逃脱的死刑,以后必须执行”,最终决定由12人一起执行这起死刑。一个陪审团由12人组成,而这12人任命了一个12人陪审团,宣判了凯赛梯的死刑,并且担任了行刑队的角色。

法律是正义的,但却是不万能的,而执行法律的人也不是万能的,因而就有迟来的正义,甚至不来的正义。对于我们这些法律的'执行者来说,经手的案件成百上千,但对于案件的受害人来说,一个小小的案件甚至都关系到其的一生。罪犯逃脱了法律的制裁,给受害人的家属朋友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痛苦。当法律无法带来公正的判决,又该如何?

小说的最后,波洛侦探最终还是决定隐瞒这起谋杀案的事实。我们无从指责侦探先生违背了法律,或是褒扬他遵从了人性。也许只有当法律极尽完善,每个罪犯都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避免东方快车谋杀案这类事情的发生。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范文

【第3篇】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范文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范文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范文

谁说西方就不会徇私枉法呢,这《东方快车谋杀案》就是因为这样,让人猜不到凶手是谁吧,呵呵。

看侦探小说的习惯,猜凶手是必然会做的了,但是这部小说简直让你绝望,12个凶手。你无法想象的自己可以一早就断定一车人都同谋,通常都是猜测某人或者某几个合伙的嘛,所以,阿加莎又赢了。

这应该是很早之前的小说,听说n年前就已经有电影了。可惜的是我这人对侦探小说的兴趣来的比较迟,没有欣赏过该电影,据说颇为经典。如果看书的话,一日就可以看完了,篇幅不是十分长。只是我不太喜欢这个系列的翻译方式,比较拗口,读起来没有畅快淋漓之感。这应该是和书里面大部分都是欧洲贵族身份有一定关系,最大关系还是作者的写作方式,不是很对我胃口,虽然,大名鼎鼎的侦探小说家,希望这只是翻译的问题。

波洛侦探的我只看了两本,印象比较空白,可能侦探就应该像福尔摩斯那样,叼着个烟斗。波洛破案的方式是推理,然后层层过滤,在脑子里面完成破案。和我一般理解的福尔摩斯式现场侦查调查,深入虎穴甚至犯罪现场,案情重组等等,有点距离。我偏向现场感重的写法。

从《尼罗河上的惨-案》到《东方快车谋杀案》,波洛破案有点共性,例如,都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前者是船,后者是火车的车厢,而且仅限于1节;都是人员复杂,千头万绪,谁都好像有关系,谁都好像没关系。这跟现在的流行写法不一样,我觉得当今的潮流似乎是,人物少,场景多,然后高智能犯罪,等等。

《东方快车谋杀案》也建立在一个真实事件的基础上,那就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林德伯格绑架案。著名美国飞行员林德伯格是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人。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范文,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范文

【第4篇】《我爱你,中国·昂首东方》读后感600字

小时候,妈妈指着地图上红红的一块告诉我:这是中国!是我们亲爱的祖国!那时候我还不懂,只感觉像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

直到今年暑假,读了《我爱你,中国.昂首东方》这本书,我才明白:中国人有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团结一致、战胜各种困难险阻的精神;不断创造奇迹,改变历史……我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书中有很多震撼我的事迹。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一篇——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介绍。刚开始看到这个题目,我很困惑。“有学上”?难道现在还有小朋友没有机会上学吗?对于书中介绍的 事情我有点半信半疑。

带着疑惑我询问了妈妈。妈妈说奶奶就是因为兄妹姐妹多,家里没有条件,没有去过学堂到现在连名字也不会写。妈妈上小学那会儿,每到开学都要先去学校拔草。因为学校四周都长满了杂草,操场上都是土。妈妈说那时候最怕坐位在第一排,因为老师上课都是用粉笔在黑板上写知识,坐在第一排,天天都要吃粉笔灰……

听妈妈讲她们上学的故事,再对比下自己优越的学习条件,忽然发现:我们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是多么巨大啊!曾经很多人连名字都不会写,到如今义务教育在全国普及。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实在堪称奇迹!

我们不用拔草,不用吃粉笔灰,更不用为交学费而发愁。这跟以前比真是天壤之别。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读书呢?生在这么一个美好的时代,有什么理由辜负好时光呢?

我爱你,中国!我为你自豪 !请相信,将来,你一定以我为骄傲!

《我爱你,中国·昂首东方》读后感600字

【第5篇】东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

东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范文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罗素这本书很久以前就有老师推荐过,由于听到很多评论说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解释并不很忠实于原意,而且我记得还有人说过罗素根本就不懂形而上学,所以一直没敢看,怕被他的先入为主影响太深。后来由于专业课要讲这本书,老师做了要求,我就看了这本被称为经典的著作。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的这个选择是对的,这本书比我事先想象的更令我满意。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很幽默,说的夸张点,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也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了。

首先,论述清晰,这一点可能和罗素搞逻辑的事实有关。这也许是很多人认为罗素不懂形而上学的原因,因为他总是力图把其他哲学家(尤其是欧陆哲学家)的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丢掉很多细腻精微的意思。但是如果这是一种错误,我喜欢这种错误。这一点也保证了这本哲学史是一本很安全健康的书,也许我浅薄了一点,但是它不会把我引向对我来说很危险的冥想之中:一切是那么的清晰明了,即使不清晰明了的东西也会清晰明了的承认这一点。

论题的广博,崇尚理性,具有常识感,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些都是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本书让我接受罗素自己而不是他所论述的哲学家的哲学,但我认为,这也是任何一本由个人撰写的哲学史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罗素的哲学是很能帮助人的,并能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正常智慧的现代人。

另外,罗素从时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也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都占有一席地位。

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有许多,各有其优点。相比之下,我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优势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当然了这本书应该说还是有偏颇的,比如,尼采这一章(尼采是我唯一看过原著的人),他没有提到《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之类美学见解。而这一点是尼采的思想中也很有影响的部分。最明显的是,由于哲学立场不同,罗素对思辨哲学抱有偏见和轻视态度,他也就不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更是如此。我推想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论述也是可能有偏颇的。

但是罗素毕竟是人,所以也不用苛求他写出一本绝对完美绝对忠实的书。就我而言,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新大陆:原来话可以说的这么清楚!很幸运在启蒙时能看到这本书。

总体说来,罗素的这本书使得我相信哲学是很实在的一门学问,而不是我以前出于无知所认为的纯粹是书呆子的梦呓。也许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什么是哲学?这本是个不可讨论的问题。因为我们一旦给某个事物定义了概念,我们便规定了它,我们也因此陷入了定义的束缚之中。哲学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是所有我们可知的和不可知、已知和未知的总集合。哲学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在现有的语言条件下我们根本无法定义它。语言是人类思维创造的产物,是对我们生活的周围的描述和解释,这种描述必然带有人类思想的主观性,是对客观事物概念化了的结果,这种概念是经过某种中介的规定性。运用具有复杂规定性的概念去描述哲学,去定义哲学,我们很难在大量而又复杂的表象中找到哲学的本质。物理上不是有“不确定性原理”吗?我们一旦定义了哲学的形式,就无法准确地把握哲学的内容;反之我们一旦了解了哲学的本质,我么将根本无法用某个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如何探究哲学的本质?黑格尔说过:“要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必须了解它的过去。”哲学的过去即是探究哲学的本原。

哲学的本原是什么?哲学的起点是什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不断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两千多年来无数哲学家试图给出了无数个答案,可依然是莫衷一是。我们所有的概念都是由定义得来的,可能够定义概念的物质又是什么?其实,我们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于“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这两个命题。我们讲什么是什么的时候,这其中的“是”又是什么呢?在语言当中,“是”只是一个连接词,连接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的中介。我们可以得出“你是人”的概念,也可以得出“人是你”的结论。这是两个命题,只是两个概念的简单排列。但“人是你”明显不合逻辑,也无法解释清楚。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认为最初的起点必定是没有任何中介和规定性的,它扬弃了自身一切的特殊内容,成为空洞的“无”。所以黑格尔从“是”出发,把“是”当作产生一切问题的原因。这里的“是”不是我们所说的“是什么”中的“是”,这里的“是”是包含的意志和决心,他认为一切的事物都源于这种“意志和决心”。整个世界的最初是“无”,它不包含任何东西,同时它也包含有一切的东西,本原同时也是“有”,这个“有”和“无”是相对的,离开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是没有意义的。即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或说,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消解为零,消解为抽象的无,而是基本上仅仅消解为它的特殊内容的否定;或说,这样一个否定并非全盘否定,而是基本消解的被规定的事情的否定,因而是规定了的否定。而“是”就暗含在这无和有之中,推动着“是”向“无”的运动以及“无”向“是”的转化。但是在转化完成之前,它仅仅是一种暗含的意志和决心,而并没有丝毫的改变。这就比如我们一个人希望成为老师,这仅仅是一种想象,只是存在于我们意识当中的一种意念,在我们要去“是”之前,要成为之前,我们什么也还不是,我们还是无。事物就是在这种“是”运动当中不断产生。

但又有一个问题,这个“是”是从哪里来的,即万物包含的意志和决心又是如何产生的。黑格尔把它归结于上帝,认为上帝的思想是固然存在的,我们是在上帝的思想外化为客观事物之后才产生的。但到目前为止,上帝是否存在还是个未知数。所以黑格尔无法更加准确地论述本原的问题。这有点像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初起源于一个质点,一个抽象意义上的质点,然后在一场爆炸后形成现今的宇宙。宇宙起初是一个质点,它里面什么都没有,但同时包含了宇宙万物。但霍金同样没有解释宇宙为什么会是质点以及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状况,所以我们仍然需要找到一个扬弃了各种规定性和一切中介的最初点。

但这个中介点必竟是深奥而又复杂的。康德认为本质和具体是两个层次上的对立统一。本质是从具体中抽象出来的,它自身没有独立存在物,只能依附在具体存在身上。因此,本质不涉及起源问题,它以存在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存在的发展变化规律。康德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它将哲学划分为经验的宇宙论和理性的宇宙论,其实就是根据有限和无限的范畴划分的。经验停留在有限,它关注的是具体存在的发展变化;理性上升到无限,它把握本质存在的运动。理性总想推出一个条件的全体来,这个全体是一个绝对不受条件限制的东西,这就是哲学上的“无限”。因此,他认为在复杂繁多的世间万物当中寻找哲学的本原是不可能的,无论是金、木、水、火、土,还是小到分子、原子,我们都必须独立于感性世界之外在抽象的理性世界中寻找哲学的本原。

无论哲学的本原是什么,哲学的定义是无法给出的。它只存在理念的无限延续当中,正如无数的哲学家不断的试图定义哲学的历史一样,哲学是一个混沌,茫茫然然,既看不清它的真实面目,又无法感知它的存在,因为它根本不是一个现实世界的东西,而是我们需要运用感性-知性-理性的阶段方式去认识它,理解它。我甚至怀疑,一旦我们人类消失了,哲学还存在吗?一个离开了生物的地球还有思想吗?我们平时熟视无睹的自然物,或许只是我们感觉到的表象,而它的真实存在我们将永远无法得知。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肯定地东西也同样是否定的,哲学只有在这永远的矛盾运动当中才能澄清。或者否定之否定的最终结局就是这样一直地延续下去,这个延续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哲学。

东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

【第6篇】《二战的东方主战场》读后感600字

二战,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场战斗浇灭了纳粹德国争霸世界的念头,也打消了日本天皇对世界权力的虎视眈眈。

这本书主要讲了日本与中国的对战:为了大力获取世界资源,在一九三一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接着日本关东军又在一九三七年爆发了对中国的侵略,通过七七事变对宛平县城发起进攻,不管中国军队或男女平民都不留活口驻守军仅四人生还,当地村民几乎无人生还;而在一九三二年的的上海,日本不断挑起事端,许多无辜平民被残忍杀戮,接着又发起了明目张胆的进攻,在抗日精神的带动下,许多平民也加入了军队,冲上了前线。很快,日军弹药稀缺,渐渐撤退。但不到两日,两批训练有素的日本军队又被派遣了过来,最终,中国军队寡不敌众,悲愤撤离。一九三五年一月中旬日军制造了“察东事件”,迫使南京政府承认察哈尔沽源以东地区为“非武装区”,五到十二月,日本大幅度招募汉奸,组织自杀式行动,一口一口地蚕食了中国华北地区。终于在一九四四年发起了反攻,在一九四五年将日本赶出中国。

在和平的日子里,我们也许常常会虚度时光,在层层迷雾中迷失自我,但当战争的炮声在耳边徘徊时,你会怎么做?是迷失的逃亡,还是拾起在海浪中漂流的信心,保卫祖国,报效先人。

二战爆发时期,每五秒就有一名甚至几名中国人遇难,那场南京大屠杀,留存战士的尸骨有30万具左右,而其他的100多万居然是无辜的平民百姓。真想不到日本侵略者的良心何存,难道我们中国人就该被他们随意揉捻吗?我一定要尽我所能,让祖国蒸蒸日上,让人民欣欣向荣,让科技腾飞黄达。我一定要用我所力,让雪地开满鲜花,让沙漠遍地绿洲,让鸟儿展翅高飞,让那些用热血与生命换来全中国最大一次胜利的烈士们,回家看看妻儿。

当年,他们用仅有的武器,在一线奋勇杀敌,他们不畏惧敌方凶恶的眼神,残忍的子弹,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在念着:“决不让日本侵略者夺走一寸土地!”经过八年的抗战,许多士兵倒在了战场上,但他们英名永存。而剩下的士兵,仍锐气不减,一举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如今,老兵们接连离世,但是,他们在祖国人民的心中有一种抹不去、檫不掉的记忆,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风和日丽雨欢声笑语,谢谢您们,您们是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向抗战老兵致敬,给予他们关爱与温暖,是我们小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记得有一位老兵说,他不需要这些募捐,因为他还有一双手,他还能靠着它打拼下去。

这是多么坚强的意志力啊,即使身处困境,也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这是一种多么伟大而令人敬佩的精神啊,还有一位老兵,他告诉媒体,他在战场上被打中了重要器官,但他凭着他火把一般的信念,坚持战斗到了部队撤退的时候,这个期间内,他射杀了十多个鬼子。这些老兵,拥有着非凡的信念与意志,拥有着崇高的抱负与理想,他们对战友不离不弃,他们为祖国热血拋颅,是我们祖国正义的先锋。

让我们向热血拼杀的士兵们,向迎来胜利新中国, 致敬!

《二战的东方主战场》读后感600字

【第7篇】《我爱你,中国·昂首东方》读后感500字

永不言败

——读《我爱你,中国·昂首东方》有感

坎耶里说:“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昂首东方》就是这样的一本书,《我爱你·中国》一共有四个系列,《昂首东方》是第三部。这本书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正在“强大起来”的故事。

“强大起来”不仅仅表现在像“天眼”、“蛟龙”这样的超级工程,表现在像航天探月和航母杨威这样举世瞩目的事情,而且还在于社会公平公正、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态度,在于教育改革及其带来的多样化发展,在于环境保护及取得的显著性进步,在于大国外交及全球化视野……在这些成绩里,有的是中国名片,有的是共和国之“剑”,有的是公平正义,有的是教育之花,有的是环保意识,还有的是联合国的“朋友圈”。

中国以肉眼所见的速度在不断变富、变强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筚路蓝缕,斩棘前行。2020年疫情来临,中国不仅靠自己控制住了疫情,还给外国捐助了许多人力和资源。面对疫情,最美“逆行者”们英勇无畏,迎难而上;他(她)们大爱无疆,仁心仁术;他(她)们驰援武汉,义不容辞;他们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祖国母亲一次次涅槃重生。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在未来,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少年,是祖国未来强盛的希望,从小应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每当耳畔响起,心中便激动不已,今生入华夏,不悔中国人。

我愿华夏,世世河清海晏,世世国运隆昌!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昂首东方》读后感500字

【第8篇】《昂首东方》读后感300字

《我爱你,中国,昂首东方》,通过阅读,我真切地了解了祖国的伟大之处,从而在心底里为美丽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这本书全面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强起来”的故事。“强起来”的故事不仅在于“天眼”“蛟龙”为代表的超级工程,也不仅在于举世瞩目的航天探月和航母扬威,还在于社会公平正义,在于教育改革及其带来的多样化发展、环境保护及取得的显著性进步,大国外交及全球化视野......昂首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面深化改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中国。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之前我在手机上看到飞机在青岛海面上飞行,就像小鸟在水面上用翅膀沾水一样。书上也有关于飞机的,c919,中国人自己的飞翔梦!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我也要为中国做出贡献,让其他 国家看看我们中国并不弱!厉害了! 我的国!

《昂首东方》读后感300字

东方读后感(8篇)

小时候,妈妈指着地图上红红的一块告诉我:这是中国!是我们亲爱的祖国!那时候我还不懂,只感觉像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直到今年暑假,读了《我爱你,中国.昂首东方》这本书,我才明白: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东方范文

  • 东方读后感(8篇)
  • 东方读后感(8篇)51人关注

    小时候,妈妈指着地图上红红的一块告诉我:这是中国!是我们亲爱的祖国!那时候我还不懂,只感觉像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直到今年暑假,读了《我爱你,中国.昂首东方》这本书,我 ...[更多]

读后感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