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第一心得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读后感

规矩读后感(4篇)

发布时间:2022-09-01 08:44:05 查看人数:26

【导语】规矩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4篇优秀的规矩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规矩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规矩读后感

【第1篇】关于《要守规矩》读后感范文

学校规矩有很多条,如教室里不准打闹,不准大声说话,走廊里不准乱跑······老师说守规矩的要奖励,不守规矩的要受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要守规矩》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要守规矩》读后感范文

今天我读了小蜜瓜的“要守规矩” 规矩有很多条 比如在走廊里不能跑跳 要站成一排轻轻地走路 在教室里不准打闹 不准大声讲话 不准坐在桌台上 不准乱丢废纸等等。 花轮不守规矩老师就惩罚他下课后训练坐姿 我在学校就非常的守规矩 老师也表扬了我很多次 我很喜欢老师表扬我 我以后要继续努力!

关于《要守规矩》读后感范文

【第2篇】规矩和爱读后感

规矩和爱读后感范本

规矩和爱读后感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的耳旁总有着爸爸和妈妈的唠叨声,但在这没完没了的唠叨声中,我懂事了,也长大了。

在平常,妈妈经常对我讲:你呀,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有主见、不要老听别人的,也不要马马虎虎的又开始长篇大论了,我呢?也总是不耐烦地应着她:天天在我耳边讲,我都快背下来了,别说了,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但也不知怎么,这句话变神了!有一次,我们班的小明把小刚揍了一回,小刚鼻青脸肿,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对我说:我不能吃这亏!你快去把他给我揍一顿!为什么?我小心的问道。不为什么说着,便向我挥了挥拳头,我只得乖乖地去了,结果可想而知,我被老师批评了一顿,说我不像个女孩子。我在受苦的同时回忆着妈妈的话,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在我不断的努力下,我被评上了班干部。

而爸爸呢?经常提醒我吃早点,我偏不吃,心想:学校让七点半到校,我吃完饭,就要迟到了。于是,我常常不吃早饭,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我在课上开始觉得头晕眼花、打不起精神。我这才感到后悔:要是早听爸爸的话就好啦!呜呜,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我在唠叨声中,全国英语竞赛获得二等奖;在唠叨声中,我绘画的作品参加了全国、市级比赛获得了一、二等奖;在唠叨声中,我的体操荣获了团体一等奖和双人银星奖;在唠叨声中,我已逐渐成为游泳健将;在唠叨声中,我的视力已经到了0.8我就是在唠叨声中长大的,它就像大树一样庇护着我,它像圣泉那样洁净,它像路标一样指引着我

规矩和爱读后感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入人心的,为数可不多。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简爱》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归纳出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作者描写的主人公简是一位身材矮小,容貌平凡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圣洁、美好的生活。她生活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中,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唾弃;表姐的蔑视和冷漠;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不可战胜的人格力量。

在她的爱人罗切斯特面前,她也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位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的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使得这位牧师深深地爱上了她,但当她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毅然选择了离开。在美好富裕生活的诱惑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的个人尊严,这是简最具有个人魅力的地方。

小说的结尾是圆满幸福的,虽然罗切斯特的庄园被他的疯妻烧毁了,他的眼睛也瞎了,成了一个残疾人,但正是这样一个状况,使简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而同时获得了幸福。

小说告诉我们,人最美好的生活是尊严加爱,虽然有时我会觉得结局过于完美,甚至有点不太真实。但是我依然被这份真情所感动着。在当今社会,人们都似乎位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了爱情,很少有人会像简那样为了爱情,为了人格而抛弃所有。

规矩和爱读后感

鼓励孩子自由发展和探索,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态度,拥有快乐生活的能力。

还有一点,我觉得挺重要的,那就是立规矩前,父母一定要做到,做规矩的过程一定要以一个享受和玩的心态来面对。例如刷牙,我都是当着孩子面刷牙,让他参与进来帮妈妈们刷牙,然后趁势告诉他自己也可以刷牙,但是需要妈妈帮忙。现在,喝奶、漱口、讲绘本、牙线、刷牙、涂护牙素,对我儿子来说是一个很自然的程序,如果少一样,反而他还会告诉妈妈,他要坚持。

孩子兴许生来就是改造父母的。时至今日,身边的朋友没有一个人预料到我会成为这样的母亲,我想着就是孩子给我的改变,愈发懂得面对一切该有一个怎样的心态。现今社会有很多极端伤人事件,很多人在抱怨社会环境不好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一个人情商能力低的一个因素?情商教育有很多因素,但是作为初入人世的孩子来说,家庭教育的确是情商培养的第一道防线。

也许生活可以不富有,但是情感不能贫苦,乐观的心态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作为新新父母,我希望我能够成为我儿子的朋友。等他成长为一名会快乐生活的普通人时,我想我就可以真正享受我的生活,而生活中却有了一个年轻、乐观的朋友。想到这些,我就又有些激动了,陪伴孩子成长的动力和激情再次燃起——

随想随写,胡言乱语,希望各位多多包涵。任何一本书,一个人的经历,都只是借鉴,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因人施教,用爱去打造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和孩子一起成长,感恩!

规矩和爱读后感

接受恩师的邀请,在写下这篇读后感之前,我思量了好久如何构架文章能够表达清楚我的感受。再次翻看书籍,回想这两年多走过的路,我突然意识到,也许压根就不会有框架,有的就是一个心态,具体说来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我的孩子还不到两个月。朋友送来,翻阅过后,感受不是那么深刻,但是对其中一句话很有印象。那句话的大概印象就是,要从父辈对我们的教育中进行反思。是的,我的母亲对我属于那种相对高压的教育,学习至上、规矩至上。从上学开始,自己衣物,自己洗,在培养我独立性的同时,或多或少得缺失了一些少年应有的快乐。甚至为了我的学习,母亲把家里的电视剧给卖了。那个时候的我,虽然没有太多的抵触,但是那种近似空虚和孤独的感觉,至今让我难忘。

按照母亲的想法,我如愿进入大学深造。但是,母亲万万没有想到,高考志愿我一个省内的学校也没有填,一心想着自己闯荡,全然不顾长辈的心情。时至今日,母亲埋怨我离家太远,而我也开始后悔,亲情的释放被空间的距离生生地拉扯开。尽管安家落户首都,孩子天真,丈夫顾家,但是那种思乡的心情和无法照顾长辈的感觉却时不时让自己心塞。

说了这些,并不是埋怨母亲,而是因为《规矩和爱》的那句话让我想到这些,时至今日,我甚至对我曾经不顾一切的离家行为有些许后悔。映射到我自己身上,为人父母应该怎么做?是延续母亲的做法?还是实行新时代父母所推崇的自由教育?

中国有句古话过犹不及,凡事不可过度和偏激。作为华人家庭,尽管接受了一定西式的教育,但是毕竟我们暂时没有能力也没有想法让孩子进入西方社会,所以一定还是有一些传统的内容渗入家庭教育中。对于传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是必须要做的。

规矩和爱读后感

在我看了,规矩这个字眼比较刺激,但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将来步入社会所需要的生活能力是很重要的。

正因此如,怎么看待规矩很重要,也在于每个家长的理解。给孩子立规矩,并不是说要给孩子禁锢在一个家长画的圈圈里,更不是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自我探索。具体说来,我的孩子现在两岁两个月,他可以掏马桶水,可以拿着扫帚胡乱扫地,但是要注意安全,出门在外,动任何东西也要经过别人的允许。孩子在家瞬间就可以把家弄的乱七八糟,但是我们会在一旁辅助他的安全,告诉他避免发生类似呼叫120的事件。疯狂玩耍之后,家长要有耐心配合孩子把东西收拾好。尽管两岁多的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把东西完全摆整齐,但是他可以知道哪些东西放哪。完成之后,给予一定的表扬,让孩子享受收拾这个游戏的过程。

在我们家,孩子的东西,他可以自主选择玩耍,但是不是他的东西。我会告诉他,你动之前要问问妈妈:妈妈请问,这个我可以拿吗?这样做,也是希望他养成尊重人的习惯。当然,我会请孩子帮忙一起做家务,尽管有时候看来他的参与就是帮倒忙,但是多花一点时间和耐心,大人孩子确实皆大欢喜。热心参与、团队协作,这个也是我比较看重的情商培养之一。

有时候我都在和朋友开玩笑:我的孩子可以学习不好,但是习惯一定要好。只要他努力了,成绩可以不好,只要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就足以。在我看来,尽管母亲经历了磨难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但是孩子不应该成为母亲的附属品。我们给他们的教育,不应该是上一辈所奉行的灌输和管教,而是鼓励和引导。

规矩和爱读后感

【第3篇】规矩和爱读后感800字

规矩和爱读后感800字1

做为一个母亲,我常常被一个问题所难住,“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即快乐又主动的学习呢?”自从我读了王涛博士的《规矩和爱》。书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让我认识到当父母的不易。而养育好一个孩子的前提,是家长要先掌握知识技能和正确的教育理念。身为一个母亲,我无时不感觉到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他不是父母的私属品。作为父母可以爱孩子,但不能占有孩子。”作者不同的观点也为我所推崇,即:尊重孩子。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因此动不动就对孩子进行呵斥。实际上,孩子也有其人格,你不尊重孩子,就不要期望获得孩子的尊重。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师,所采用的方式,也会被孩子所学习。权威的教育表面上很有效果,但是却存在隐忧,我自己也应该好好学习,改变自己权威教育孩子的方式。真正的教育,是心与心的沟通。

王涛博士说:“当孩子闹情绪时候,我们不能和他讲道理,这时他们没有接收能力,没有学习能力,等孩子平静下来以后再交流,而且要蹲下来与孩子平视,不仅要有语言交流,还要有目光的交流,要轻声轻气地说重话。通过这种交流帮助孩子避免以后再出现这样的错误; 对待孩子,我们要有更多的耐心,按照孩子的特点,用孩子可以理解或是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进入孩子的世界,孩子就能被我们带领……”这些都是我们做父母要学习的。

所有的孩子要学习二点,一·是让他懂得尊重、礼让、感恩,悲悯,简单的说,就是爱;二·是节律、规范,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规矩。这也就是这本书的核心。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爱与规矩具有一致性,没有规矩的爱是溺爱,没

有爱的规矩是教训。要建立正确的规矩,不要超于孩子年龄段设立孩子做不到的规矩。要先了解,理解自己的孩子对做不到的事情要有宽容,管教时要带着爱,让孩子感觉到规矩的背后是有爱的。而不是让他感觉冷冰冰,是跟他作对,让他受苦的。这样才能培养出健全的孩子。我们的情感教育是一致的,相信我们合理的方法,会让我们的孩子快乐幸福的成长!让有爱的“规矩”时刻伴随他们的成长。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快乐的学习,一起健康的成长!

规矩和爱读后感800字2

在读过钟老师推荐的《规矩和爱》这本书后,颇有感触。“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我们不能只盯着孩子身上的缺点,而要时时反省自己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精髓在于身教胜于言传。如果自己没有上进之心却叫孩子要好好学习,恐怕只是白费口舌。路依遥,从小到现在,犯些错误很正常,但是我们作为家长,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错误,是需要及时纠正的,而且我和孩子的妈妈,包括爷爷,奶奶,平时我们的言行也很注意,尤其是在孩子的面前,否则孩子很容易学会一些不好的习惯。

教育孩子就像建房子,地基得先打正打实。忽视地基,迫不及待地想要快速建成高耸美观的大厦,就算建成了,也是经不起风雨的。如果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略了孩子的人格和品格,只一味地要求孩子考高分,这样的教育无疑是不正确的。如果孩子从小就得到父母的百分百爱和关注,活得快乐,受尊重,各方面得以健康成长,就算学习成绩暂时不拔尖,他的将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因为这就像一栋地基坚固的房子,就算高层出了问题,它的根基还是正的呢。

分数不能代表未来。如果我们的孩子像汉堡包的那片牛肉,被老师和父母夹压着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了剩余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更重要的东西。未来,当社会不需要高分了,需要的是综合能力高的孩子,该怎么办呢?而且我们要求孩子次次考高分,孩子也会在心里想我们到底爱的是他们本人,还是分数?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如果他自己不知道主动学习,依赖父母押着他去学,就是考了高分也没有用。所以,我们身为父母不能太浅薄,目光要看得远一点。对于路依遥,她的学习,我一般是注意细节,比如,字的书写,平时语文和数学作业的完成,听写生字的掌握,这些平时关注的较多,除了学习,我还在周末孩子在家里的时候,通过让路依遥,整理房间,帮奶奶做点简单的家务,让孩子在多方面去体会,知道平时的小事也要有条理,当然,从目前来看,孩子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家长去发掘,去教育的地方,只有在不断地,即孩子的成长中,我们才能慢慢有所感触,有所提醒,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最后借用一位哲学家的话,播种一种思想,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会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帮助孩子播种一种好思想吧,让他们收获一种好命运,拥有一个好人生。

规矩和爱读后感800字3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从教也将近30年,但是怎样教育自己年幼的孩子心里却是没底。读了《规矩和爱》真的令我大开眼界,感触良多。书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

节律、规范,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规矩。这,也就是这本书的核心。爱与规矩具有一致性,没有规矩的爱是溺爱,没有爱的规矩是教条。要建立正确的规矩,在这规矩中充满爱,才能培养真正健全的孩子。

宽严相济,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的法则。

自己的成长环境,就是那种严父慈母形的家庭。很少体验过父爱的温暖,常常听到父亲数落我们儿女的口头禅,好像我们都不是父亲眼里的最优秀的孩子,也很少听到父亲对自己的鼓励和表扬,因为都是服从父亲的教诲和指令,也就没有过现在孩子的叛逆期,甚至没有过青春期的朝阳感受,直到一次对孩子乱花钱的管教过为严厉,引起孩子强烈的反抗“难道我们小孩子就没有自己可以喜欢的事情吗?”使我猛醒:我自然而然的传承了父亲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惩罚严厉了。过分的严格教育会压抑孩子内心的快乐。父亲对我的言传身教,有些是有益的。比如:做人要诚实守信、为人要热情善良、做事要踏实肯干、不好高骛远、不徒有虚名等等都是精华的要传承下去的,但有些地方也不是很好的,比如生活中不敢有任何闪失,小的打碎了一只水瓶,大的办错一件事,都会遭到父亲的责骂的,所以做事都小心谨慎,惊恐惊慌的。要给孩子充分信任,理解,宽容,和自由成长的空间是很重要的,这也是父母对子女爱的体现。

我们在培养孩子的习惯上,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孩子每次做完作业在收拾书包时,摸摸这摸摸拿,基本是10几分钟都收拾不好。后来发现他是收拾书包时,一会儿想起这件事,一会儿又拿起玩具看看,根本不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我和孩子妈就给孩子制定了规矩,书包必须在5分钟内收拾完,且中间不许打岔。起初效果不是特别好。我们就站在一边盯着他收拾,偶尔也会给他一句督促,偶尔也给予鼓励。也让他感觉到爸爸妈妈对这件事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的渐渐地孩子学会了收拾书包。

当然为人父母要身先示范,要求孩子做到的,先要自己做到。你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你内心对规矩和爱的态度。你内心是否有爱,是否尊重规矩,要比你对孩子用怎样的方法和提什么要求重要得多。

规矩和爱读后感800字4

回顾自己为人父母的这些年,确实有许多困惑,无奈,也常认真反思,是自己不够用心?不够尽责?还是现在的孩子们见多识广,让我们这些父母黔驴技穷?因为是新加入二( 4 )班这个团队的,《规矩和爱》还没拜读完,但从书中已经寻找到一些可以解除我心中疑惑的密码了。

首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卓尔不群是每个家长的正常心态,就我们现今的生存状况,社会价值观及家长的期望值,我们常常是被动地接纳这样的社会认同。但对孩子而言,他们稚嫩的心灵所能承受的真的很有限,内心深处,我是希望孩子有像我一样的童年,简单的快乐。因此,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孩子的角度,从他们的认知能力,身体结构,大脑发育等诸多因素来考虑,是否应该给自己的孩子制定一个他可以达到的标准,而且是因人而异的。正如书中所讲,规矩与爱是统一的,两者不可割裂开来 。给孩子制定的规矩是以爱为前提,这样才能让孩子易于接受,谨言慎行,实施起来才能达到效果。所以,今后再给孩子立任何规矩时,我都要考虑到他的承受度,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次,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来自于对自己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识。这一点也是书中我颇为认同的观点。平心而论,真的很反感有些办学机构,为了迎合某些家长或孩子的虚荣心理,无论孩子做出怎样的举动,动不动就说: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其实,如果,你称赞孩子不是因为他做得很好,只是为了让他感觉自己很好,这可能会使孩子对自己有错误的看法,反到会让孩子无法客观积极地正视自己,而身为父母的我们如果也不能用一双慧眼去甄别,并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相信,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孩子会比别人走更多的弯路,更不容易得到外界的认可。

最后,书中还提到要培养孩子的抗逆力,个人认为这一点是中国孩子普遍缺失的。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的孩子过多的保护(当然这也是这个社会大环境造成的),心理上的,生理上的,物质上的,所以可能就会给孩子们传递错误的讯息:不用为他们自己的行为负任何责任,只要接受家长的安排,享受现成的结果。但现实是:挫折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适时,适当地让孩子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相信他们才会更有自信,也会变得更加坚强。我们的思想,行为也是在每一次的受挫,打击,彷徨,挣扎,反思中日渐成熟的,这个过程父母是无法替代的,我们可以给予孩子们建议,分析利弊,充分尊重他们的主张,以他们认为稳妥的方式处理。即使最终的结果不能遂愿,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也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人生经验,对于他们的心智发展将会趋利避害。

总之,感谢孩子们让我们成为了父母,这一神圣的人生职业因他们的存在而让我们充满了信心和激情 ; 也感谢每一位父母和老师 , 是他们的发自内心的爱让孩子们日益强大 。

规矩和爱读后感800字5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只爱而不知教也。”这句话是出自司马光的《温公家范》,也是我读《规矩和爱》一书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身为人母,为了女儿的教育问题,我曾翻阅了不少书,如《斯波克育儿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爱在左管教在右》等等。在阅读这些书的过程中,我从未花费那么长的时间,像读《规矩和爱》一样,边看边记边思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需要写一篇感想,另一方面也是想要总结一下在对女儿教育中的得失。

总结我对辛雨的教育,有成功也有失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放羊”式的教育,教会辛雨独立自信。在我看来,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其自然天成的个性、思维与行为模式,作为家长,只要遵循成长规律,适时给予正确指导就可以了。所以,从小我对辛雨是,她能做的事情让她自己去做,愿意尝试做的事情鼓励她去做,遇到困难首先让她自己想办法解决。让她在一次次的锻炼中,逐渐肯定自己,慢慢的建立了自信心;同时,自理能力、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加强。

二是身体力行慈善助学,培养辛雨感恩爱心。一位儿童教育家说过:“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辛雨也是同样的问题,6+1的家庭模式,长辈的无条件溺爱,让她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不懂关爱帮助他人,不愿为他人付出。为了纠正她这样的行为,我和他爸爸想了许多办法,说了一堆道理,但是效果均不明显。后来,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中,我们听取了一位家长的建议,参加助学活动。让她在双手传递的爱心中,懂得无条件去爱,去奉献的意义;让她在宽松的生活状态下,学会去感谢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三是片面注重个性发展,忽视辛雨规矩的培养。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在我忽视对辛雨规矩培养的几年后,她已经形成了是吃饭、说话、做事的随意性,上学后就直接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写作业拖沓马虎,再立规矩纠正起来已是事倍功半。书上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执行能力都远远不成熟,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没有规则、原则的爱,不是真正的、完整的爱,爱也体现在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个性特点的前提下制定和执行的规则中。现在的我,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开始了给辛雨立规矩的漫漫长征。

四是带情绪暴躁管教,造成辛雨逆反心理。我的个性有些急躁,说话做事都讲求效率,在对辛雨做错事屡教不改的情况下,我会很着急,跟她大叫大嚷发脾气。当有一天,辛雨也跟我大叫大嚷,而且就是不认错的时候,我发现这样的方式很难教育成功。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那么在对待辛雨做错事上,现在的我已经学会改变说话的方式,放慢语速,改直接指责为婉转提醒,并且给她辩说和回嘴的机会。还原事情的原貌,了解事情的发展,明白她心里的想法后,再理性的从多角度分析结果的对与错。对在一时一刻她所不能理解,且坚持己见的情况下,压制住自己的情绪,推迟或隔天讨论。慢慢的,辛雨的脾气也开始收敛,会跟我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也会认识到自己犯的错误并且道歉。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随着孩子的成长,我还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需要耐心和信心。借用钟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孩子的成长需要等待。”让我们在开始的立志、过程的挑战和坚持的结果中,为培养独立自信、团结合作、积极乐观的孩子而共同努力。

规矩和爱读后感800字

【第4篇】犹太人这样给孩子定规矩读后感500字

初为父母的我们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充满了疑惑、不安、焦虑,不知如何去教育他们,怎样与他们正确相处。既不想让他们走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老路,又不想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处于被选择的境地。最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犹太人这样给孩子定规矩»,让我在书中学习了很多,希望能对我有所有所帮助。

一直以来,犹太人都被认为是一个充满色彩的群体,他们饱受战争的灾难,却没有在历史上消失,而在全世界生根发芽,充满活力,为人类贡献大批杰出人才,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这和犹太人的家庭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书分别从美德、独立、健康、交友、处事等方面揭示了犹太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为孩子制定规矩,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小诀窍。

在美德中强调了氛围,对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我家孩子是一名转学生,转入到现在的学校后,我明显的感觉到她的变化。在放学前大部分作业已在学校完成,因为身边的同学利用空余自习时间在写,受同学们影响,互相查漏补缺,你追我赶,学习气氛非常浓厚。在生活中也是互相帮助、尊重长辈,最明显的变化是现在主动和同学长辈间打招呼,而不是怯怯的走开。我们在生活中强调要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德,不是嘴上说说,必须在行动上展现,我们父母更要做孩子的榜样。让孩子明白美德是什么,同时也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比如看望生病的同学,把孩子通过劳动挣来的零花钱用于帮助失学儿童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让孩子独立要学会放手,我们现在的父母真的是为孩子做的太多,既怕孩子不会做,又怕孩子做得不好,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自信心。我想我们父母只需教会孩子正确的判断力和鼓励孩子去做的勇气。其实这些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小事就可以体现了,比如让孩子自己判断参加社团活动穿什么衣服,让孩子布置自己的卧室,让孩子养成能为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的一种意识。

希望我们能学会聪明人的家规,从中得到启迪,让我们的期望变成现实!

犹太人这样给孩子定规矩读后感500字

规矩读后感(4篇)

学校规矩有很多条,如教室里不准打闹,不准大声说话,走廊里不准乱跑······老师说守规矩的要奖励,不守规矩的要受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要守规矩》读后感范文,仅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规矩范文

  • 规矩读后感(4篇)
  • 规矩读后感(4篇)26人关注

    学校规矩有很多条,如教室里不准打闹,不准大声说话,走廊里不准乱跑······老师说守规矩的要奖励,不守规矩的要受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要守规矩》读后 ...[更多]

  • 规矩和爱读后感(2篇)
  • 规矩和爱读后感(2篇)19人关注

    规矩和爱读后感范本规矩和爱读后感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的耳旁总有着爸爸和妈妈的唠叨声,但在这没完没了的唠叨声中,我懂事了,也长大了。在平常,妈妈经常对我讲:你呀,做什 ...[更多]

读后感热门信息